□晨報記者 徐 運 通訊員 羅 翔
  解決人口老齡化帶來的諸多問題,不僅關係到老年人的切身利益,也牽動著千家萬戶,這已是我們面臨的一個常態化的嚴峻問題。城市規劃統籌城市發展,養老事業是其中一項重要內容。
  仍以居家養老為主
  目前,上海已進入老齡化社會。截至2013年年末,全市60歲及以上戶籍老齡人口高達387.62萬,占戶籍總人口的27.1%,其中,80歲及以上戶籍老齡人口71.55萬,占戶籍總人口5%,已接近西方發達國家的老齡化程度。
  老年人退休後成為社區全天候的守望者,他們與其他人一樣有共同的生活追求,期望“老有所為、老有所學、老有所樂、老有所醫、老有所養”。但是由於年齡增長、身體衰退,有著特殊的生活需求。據調查,家庭、社區和社會是老年人活動的主要空間範圍,絕大多數老年人不願離開家庭或熟悉的社區養老,居家養老仍是主要的養老方式。
  完善養老設施配置
  我國《老年人權益保障法》規定,建立“居家為基礎,社區為依托,機構為支撐的養老服務體系”,並於2007年頒佈了《城鎮老年人設施規劃規範》。從施行情況看,由於老齡人口眾多,還不能滿足實際需求。如居家養老必須依托社區服務設施上門服務或日間照料,為老年人提供助餐、助浴、助醫等服務。
  上海現有社區助老社231個,服務27.2萬人,社區老年人助餐服務點492個,受益人數4.4萬人。因此,需根據上海老齡人口實際狀況,修訂本市居住區公共服務設施配置標準,增設助老設施門類、並相應增加助老設施數量。
  機構養老需發展以政府為主導、市場為補充的不同類型的社會化養老機構,如助養照料型、生活護理型、社區公寓型等。近些年來,除投資新建、擴建外,還利用舊建築改建,或閑置幼托進行物業置換,或結合社區衛生服務中心、文化活動中心、社區服務中心等綜合設置,但依舊不能滿足實際需求。另外,老年大學也不能滿足需要。最近,市政府已批准《上海市養老設施佈局專項規劃》,通過規劃的實施,本市養老設施的配置將得到進一步完善。
  優化相關規劃設計
  休閑、文化、娛樂活動是豐富老年生活的需要,就醫、購物、訪友也是老年生活中頻率較高的行為,這其中也涉及到城市公共空間規劃和有關服務設施的建築設計。規劃設計人員必須增強敬老服務觀念,重視老年人尤其是有特殊需求的老年人(如坐輪椅的老年人等),優化規劃設計,適應老齡化社會的發展要求:一是深入落實無障礙設計;二是城市公共活動場地(尤其是社區)、公園的規劃設計要有適合老年人行為需要的空間; 三是城市人行道鋪砌必須平整,以利行走安全;四是各類公共服務設施要為有特殊需求的老年人優先安排座席、停車空間。
  總之,養老事業是一項社會工程,各行各業,包括規劃、設計、施工、管理等工作,都需要關心老年人的切實需求,讓老年人能安享晚年。
  (資料提供:上海市浦東新區規劃設計研究院www.pupdi.com)  (原標題:城市規劃能為養老事業做些什麼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zx99zxhav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